在这个数字化时代,连婚姻都可以在线测算了,打开手机,输入生辰八字,点击立即测算,一串串数据就会告诉你:你的正缘何时出现,婚姻是否幸福,甚至还能预测未来子女的运势,这种看似荒诞的测算方式,却在年轻人中悄然流行,数据显示,2023年第一季度,某知名测算平台的月活跃用户突破500万,其中90后占比高达65%,这不禁让人思考: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,为什么年轻人反更热衷于这种玄学?
在线测算婚姻的火爆,折射出当代年轻人对未来的焦虑与迷茫,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,爱情变得像快餐一样速食,婚姻更像是一场充满未知的冒险,年轻人渴望找到一种确定感,在线测算恰好满足了这种心理需求,就像一位95后用户说的:虽然知道是娱乐,看到测算结果说我会在28岁遇到真命天子,心里还是会莫名期待。
这种测算方式之吸引人,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的科学包装,算法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这些科技名词,让传统的算命披上了现代外衣,平台会告诉你,他们的测算基于千万级婚姻数据样本,运用深度学习算法,听起来比街边摆摊的算命先生靠谱多了,实际上,这些测算更多是概率游戏和心理暗示的结合体。
从心理学角度看,在线测算之能俘获人心,主要得益于巴纳姆效应,这个效应告诉,人们更容易相信那些模糊的、普遍适用的描述,比如你外表坚强,内心敏感这样的测算结果,几乎适用于所有人,再加上确认偏误的作用,人们会不自觉地去寻找符合测算结果的证据,忽略那些不符合的。
更有趣的是,在线测算还巧妙地运用了自我实现预言,当一个人相信测算结果时,他的行为会不自觉地朝着那个方向靠拢,比如测算说你会在明年遇到真爱,这个人会更积极地参加社交活动,增加遇到真爱的机会,这种心理机制,让测算结果看起来更加准确。
不可否认,在线测算确实给人们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,它为焦虑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情感宣泄的出口,也为迷茫的单身人士提供了一种希望,问题在于,当这种娱乐性质的测算开始影响人们的重大人生决策时,就值得警惕了。
有人因为测算结果推迟婚期,有人因为测算说不适合放弃一段感情,甚至有人根据测算结果选择职业发展方向,这种将人生决定权交给算法的做法,显然已经超出了娱乐的范畴,婚姻是两个人共同经营的结果,不是几个数据就能决定的。
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保持理性思考尤为重要,在线测算可以作为一种娱乐方式,绝不能成为人生决策的依据,真正的婚姻幸福,需要双方的理解、包容和共同成长,不是靠几个测算结果就能获得的。
与其沉迷于测算结果,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、经营感情上,算法再精准,也算不出人心;数据再,也测不出真情,婚姻的幸福密码,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,需要的不是虚幻的测算结果,是面对现实的勇气和经营感情的智慧,让在线测算回归娱乐本质,让婚姻回归情感本质,这才是对待在线测算婚姻的正确态度。